有幸與Terry成為彼此的貴人,以下是他的AFP心得分享,等他有個人部落格以後,再轉貼他的連結(更新:附上Terry部落格連結【請點我】)


110年5AFP成績在早上10點放榜那時候,剛好人正在上課,被通知可以查成績之後,才趁下課時間登入考試的網站。送出查詢之前,心情真的非常緊張,很害怕自己會考不過(不敢想像再來一次半年的痛苦),原本以為容易焦慮的自己會搞砸3月的考試。雖然最後成績出來鬆了一口氣,但總覺得自己還是準備得不夠穩。覺得能有幸順利通過,很大一部分的原因,是因為站在許多前輩們巨人的肩膀上,也有一部分其實真的是運氣吧。



成績放榜後的一兩天,我花了一些時間寫訊息給幫助自己很多的老師,一個一個道謝,也感謝楊老師在臉書上分享這份意料之外的喜悅(https://pse.is/3gebp3),後來受到版主青蓉、還有在高雄輔導CFP考試的彩玉姐兩位鼓勵我寫作,自己才嘗試把這段時間的準備過程書寫下來,希望給未來的考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,這個書寫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靜下來,重新梳理的過程。      

在分享考試心得之前,我想先跟來看這篇文章的讀者,分享一點我跟部落格版主青蓉認識的過程(畢竟部落格是屬於版主的空間),因為自己會開始準備AFP/CFP考試,是受到她很多的鼓勵,這段時間也受到她很多人脈跟考試資源的無私幫助,我想有這樣前提性的書寫,可能也讓大家比較有脈絡性地了解後續文字的分享。 

這篇書寫是一個階段性的考試的心得,也許對於財金相關本科的金融前輩,會覺得考過AFP/CFP其實也還好,但我自己的出發點是,如果能透過這裡的園地,分享一些自己準備的過程,能給跟我ㄧ樣非本科要準備AFP/CFP的考生一點幫助,或是在面對考試的恐懼與壓力時,能有勇氣繼續前行,是我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,也希望這些走過的經驗,能成為未來考生的陪伴與祝福。

   我跟版主青蓉是在安睿宏觀IFA獨立理財規劃顧問第一期培訓課認識的,相關的文字大家也可以參考版主在部落格中的書寫。當時她已經考完CFP,正在準備轉型走向獨立理財顧問(IFA)的職涯道路。第一天上課那時候,我剛好坐在青蓉的前面,那時自己只是個剛在壽險業待了67個月的小菜鳥,對許多事都還矇懞懂懂的,但已經聽聞過金融業的CFP證照;原本我是不太敢考的,可能覺得自己藝術大學畢業,過去沒有商科基礎,數學又是我最害怕的科目(當年大學指考數甲分數真的慘不忍睹),總覺得自己肯定是考不過的吧。

  但青蓉作為過來人,那時候鼓勵我就去考考看,她說越晚考之後會越困難,於是我帶著擔心害怕的心情,報名了金融研訓院南區AFP的課程,開始踏上一整年考照的旅程。 

有時候我覺得緣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,如果當初自己沒有堅持逼自己不管南北通勤有多累,總還是要到台北上課,也就不會認識版主青蓉,如果沒有剛好坐在她的前面,也不會後續認識幫助我很多的CFP持證人,也不會有機會聽楊士奇老師M4投資學的總複習班、菁英財管學院的葉俊佑老師、方士維老師的課。而一切的起點,只是因為我到了台北聽了安睿宏觀IFA課程說明會,剛好報了名,有緣份坐在青蓉的旁邊,如果今天坐在其他的位置,又或者沒有參加第一期的培訓課,也許我的生命故事就是另一個樣貌了。 

以下是我把自己的心得分成幾個要點分享,不過這些都是相對個人經驗的書寫,不一定都適用於大家,請斟酌參考就好,也希望能帶給大家不同的收穫。


【一、心法】

(一)掌握基本盤,以不變應萬變

我自己準備的過程,很大一部分是參考楊士奇老師在考前分享給我們學員的「應試準備心法」,「掌握基本盤,以不變應萬變」是我統整楊士奇老師方士維老師上課分享中所感受到的。方老師曾經跟我們學員分享:「把規定記好才重要,題目都是練手感跟思考模式,而不是背題目」,我覺得這件事真的是相對重要的心法,因為市面上所有AFP/CFP考試的題目,都是模擬試題。掌握基本面這件事,意味著我們要學著去看到題目背後想要測驗我們什麼知識點,透過練題目,是讓我們知道自己哪裡還沒讀熟;把考試知識點的洞補起來,才是練習題目真正的用意。

 掌握基本盤也是楊士奇老師M4課程的核心,從「理解」出發,才能以不變應萬變。楊老師在M4的投資學特別重視學生理解後的記憶,因為投資學很難去用背題庫的方式過關(AFP/CFP也沒有題庫可以背),真正上考場的時候,在緊張的氛圍下,只有內化的知識,才能真正派上用場。

 如果考前做錯很多題目,請不用因此沮喪而感到壓力,我在寫模擬試題的時候,雖然幾乎一半以上都要用紅筆訂正錯誤,但我都把做錯的題目,當成很多可愛的角落小夥伴,是陪伴我前進的可愛存在,只要每個題目都有檢討歸納到筆記裡面,功力就會慢慢累積。

 

(二)不只理解,同時也要記憶

        綜合在考前受不同老師的指導,我感受到「理解與記憶」是兩個同時並行的策略,在上實體課的時候,盡量深度的理解(如果能在現場問就現場問,這也是實體課的重要性),下課回家之後就要開始複習與記憶(或背誦)了。

楊老師曾在上課跟我們分享說,能理解的東西才比較好記憶;也聽葉俊佑老師在總複習課程分享他準備考試的心得,葉老師說,如果要將考試知識記憶到大腦,很重要的是需要透過「間隔重複」。

後來我在超級Y的說書影片有聽到上述關於「間隔重複」的理論依據,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考超級Y介紹《大腦喜歡這樣學》https://youtu.be/iFSVMuBDMws,相信對大家會是很實用的幫助。

 

(三)要準備得比及格更好

也許上過考場的考生多少也會認同,臨場考試因為緊張的關係,通常我們的實力都會被打折,所以要給自己有兩成左右的容錯空間(也可以理解為安全邊際),比如AFP90題會過關,那就至少要在模擬考的時候,對的題目要超過112.5題(因為112.5 8折就是90題),同樣放到CFP也是,至少要讓自己的實力準備到75題左右,打8折是60題(即便CFP歷屆通過的題數可能落在50-55題左右),預留題目可能會很難的下檔保護空間,才不會輕忽考試過關的難度,而在心態上鬆懈。

 

【二、工具與參考資源】

(一)心智圖 Xmind

我覺得筆記的電子化,而且能夠同步更新是很重要的,紙本筆記有紙本的優點,但有另一個能隨時修改跟擴充的筆記也是很重要的,所以我是用Xmind當作主要的筆記,與紙本筆記相互搭配。

 

(二)筆記的整理方向

建議可以用跨模組主題式的方式來整理自己的筆記,一個核心的出發點,就是把「長得很像的觀念」都一起整理,只有自己做的筆記才是自己讀得下的。以下是一些舉例,大家也可以針對自己常搞混的考點進行整理:

1.觀念的整理:

例如:「權力+時間」的綜合整理(請求權、代位權、繼承權、受益權⋯⋯)

2.人的整理:

例如:「本人、配偶、直系親屬、直系血親卑親屬(尊親屬)、未成年子女」的跨模組整理(M2、M3、M5)、課稅對象資格整理(所得稅/贈與稅/遺產稅、中華民國境內/境外居住者)

3.數字的整理:

例如:「%數」的整理、時間的整理(年、月、日)

 

【三、跟心態培養的書單】

(一)「成長型思維」書單

《心態致勝》、《黑馬思維》、《大器可以晚成》、《原子習慣》


(二)「初衷、原動力、意義感」書單

Viktor E. Frankl《活出意義來》、《意義的呼喚》

Simon Sinek《找到你的為什麼》、《無限賽局》

 

【四、時間資源配置與管理】

(一)不要放掉任何一科 

楊士奇老師在考試心法有跟考生分享到,因為AFP/CFP採取總題數過關制,所以有一定基礎的考生,可以用「截長補短」的策略,考前若真的時間不夠,可將擅長的科目花較少的時間複習,較弱的科目多花點時間,我也很認同楊老師的做法。 

但因為我的基本學能實在是太弱了,沒有辦法放棄任何一科,就算有任何一科有基礎,我擔心的是「過度自信」,以為自己某一個模組夠強可以不用讀。但事實上,我認為在沒有考古題的狀況下,你不知道考試會出現什麼難題,如果我們放掉某科,在現場考試的時候因為緊張而粗心,或是考試出很難,可能會導致原本的優勢也幫不了你。 

相信在準備AFP/CFP的考生都多少知道,「過度自信」也是在行為財務學上人類心理偏誤的一種。因為我對自己的能力實在不放心,所以也沒有辦法放掉某一科。因此我在安排讀書計畫與策略的時候,就想到指數基金之父John Bogle的投資理念:「不要在草堆裡找一根針,而是買下整個草堆」。在面對M1M5的時候,把每ㄧ科盡量每週都分配時間讀書,保持知識的熟悉感,其實也是在分散考試時的風險。

 

(二)小心讓人分心的手機

在準備考試的時間管理上,手機是考前讀書時候的大敵,是一個會讓我們分心、吃時間的小怪獸,建議在準備認真讀書的時候,手機一定要放在你伸手拿不到的地方(自己有慘痛經驗);如果要查看時間,可以用手錶(而不是手機),或是購買一些計時的實體工具(搭配番茄鐘工作法),不然遇到讀不下書的時候,通常我們都會很想拿手機出來看,但結果就是時間被吃掉,這個對考試很傷。 

相信大家都知道複利終值公式FV=PV*(1+r)^n 

想要有好的成果(FV),除了投入的努力(PV),最重要的是「時間」(n)跟「成長率」(r),每天能進步多少很難量化,但我們能控制的是投入的「時間」(n),只要投入的有效讀書時間夠多,至少成果都不會太差。大家也可以跟自己約定每天用手機的時段,限制每一天只有固定的額度,不然佔用到太多讀書時間,對考試的成果都會很傷。

 

(三)善用每一分每一秒 + 有創意的唸書

 在注意安全的狀態下,走路、吃飯的中間,都可以讓自己泡在考試的錄音檔,或是課程複習影片等相關資源。

 洗澡的時候也可以讀書,或是用聽的。

 如果真的時間有限,又要考前衝刺的話,可以把一些背科的知識在洗澡的時候,列印成A4大張 + 透明A4L夾,用膠帶貼在浴室牆壁上。這部分的發想,是參考超級Y的說書影片談《大腦喜歡這樣學》,有提到兩種學習模式:「專注模式」、「發散模式」,「發散模式」的意思就是:「把你的注意力從原本要解決的事情移開,去做一些不會讓思緒緊繃的事情」,洗澡的時候,大腦會比較容易進入發散模式,這時候就可以發揮創造力來記憶

 有很多考科模組有困難的知識點,需要「有創意」的方法去記憶,我是把一些考點的整理表格、資料,列印成大張A4,放在透明資料夾裡面。在洗澡的時候,發揮創造力發明「口訣」輔助記憶,口訣在臨場考試的時候會發揮一點效用,因為最緊張的時候,最容易從大腦調資料的方法,就是好記的口訣。這些口訣最好是有故事性、有趣的,個人化的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口訣,自己發明的最好記。如果發明不出來,那至少每天洗澡的時候都看一次,重複一直看就會有印象,有印象就有機會在考場救我們一命。

 另外,如果沒辦法在洗澡的時候將資料貼在牆壁複習,也可以買防水的藍芽喇叭,洗澡放鬆的時候,可以用來聽說書、Podcast等等,版主青蓉跟我都習慣聽樊登讀書,當然大家也可以參考「1號學堂」、「得到APP」等等,只要是能學習的機會都可以珍惜;每天在洗澡放鬆的15-25分鐘,每天多累積一點,對的事,天天做,知識的複利就會在未來慢慢結出美好的果實。

   關於一些腦科學與讀書方法,除了上面提到超級Y介紹《大腦喜歡這樣學》之外,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考超級Y近期介紹的另一本書《大腦解鎖》(https://youtu.be/DgbSc6Ys710)。

 

【五、結語】 

前陣子聽一位自己很尊敬的CFP闕又上老師分享「利他」、「善的循環」的觀點。透過這段時間的考試旅程,真的多少能體會這種生命影響生命所帶來的改變;我們永遠不知道在生涯道路上遇到的每個人,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,但如果有貴人在我們的心田裡放了一顆改變的種子,或許真的可以好好珍惜它。如果我們不去澆水,那它就只是一顆種子放在地上,過幾天就被風吹散了;但若我們好奇地走過去,試著每天澆一點水,最終這顆種子會慢慢長成大樹,而很可能這棵樹,就成為改變我們未來生涯的基石,或許,這是我們過去都不曾想像過的人生。


圖片來源:https://pse.is/3jh4vq

 

對我來說,開始AFP/CFP考試旅程是生涯改變的第一步,我知道許多CFP持證人,後來為了持續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,也紛紛踏上了終身成長的修煉之路,有些厲害的前輩後來接著繼續考CFA、證券分析師(CSIA)、保險經紀人、不動產經紀人、地政士、記帳士/會計師、或是走在新證照的最前端,開始準備「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」、「退休理財規劃顧問(RFA)」等等的證照,看著前輩努力的背影,我一直想到考試這段時間,成為我內在動力的一部電影《當幸福來敲門》(The Pursuit of Happyness),這部經典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。再看一次電影的過程,讓我留下不少的眼淚,剛好電影主角Christopher也是為了改變自己,拼盡全力在艱困的生存與家庭考驗下,準備證券公司實習與考試,好能夠進入金融產業。 

每當自己讀不下書的時候,我總想起那個為著生命而奮力奔跑的主角,想到他在如此困難的處境下,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光,總覺得那道光似乎蘊含了某些生命隱晦的道理,或許人生有意義的地方,其實並不一定是最終結果的本身,而是這個「Pursuit(追求)」的過程。 

最後,想借用Simon Sinek新書中的觀念,分享給未來準備AFP/CFP的考生,Simon Sinek在他最新的作品《無限賽局》(THE INFINITE GAME)給讀者的啟示是,不論是人生或是企業,都要讓自己待在無限賽局裡,重點不是求勝,而是一直留在場上。AFP/CFP考試或許只是職涯旅途的一步,未來還有著更多的挑戰與證照考試等著我們,但我所知道的CFP前輩,都仍然不斷在旅程中成長,不曾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,是他們的光照亮像我這樣的後輩,我也希望自己帶著這樣的火把,繼續傳給未來的考生,就像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《遊牧人生》中的ㄧ句台詞:「我們路上見」(I'll see you down the road)

 

【附註:參考資源與課程】

1.     金融研訓院出版的模擬試題

2.     金融研訓院M3M5課程、M1M5總複習講義

3.     菁英財管學院M2M3M5、模擬考講義

4.     楊士奇老師M4投資學速成班課程

5.     郭俊杰老師財富管理八堂課(公開班)

6.     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證照課程

7.     齊名揚老師實務課程

8.     宏典文化AFP/CFP書籍(內容有一些部分需要勘誤)

9.     好險塾相關課程

10.   鄭正一老師課程

11.  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(高雄)相關課程

12.   勞動力發展署-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相關課程

 

A/CFP是一個很實務的考試,所有關於金融、投資、理財、稅務、保險、法律等等的講座,只要跟CFP考試沾上邊的課程,都有機會內化成為基本學能,之前有前輩跟我分享,AFP/CFP很多時候是在考你的Sense,多聽講座、多上課的優點就是建立自己的基礎能力,越多內化成自己的基本常識,上考場的時候才能站立得穩。


0 留言